②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2.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约32课时) (1)函数 ①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在此基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表示函数。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解奇偶性的含义。
⑤运用函数图象理解例1)。
(2) ①(细胞用的C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能借助计算器或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模型(参见例2)。
(3) ①理解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产生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②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③知道指数函数 与,a≠1)。
(4) 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结合函数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 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根的联系。
②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①利用,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
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②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7)实习 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莱布尼茨、欧拉等)的有关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函数实例,采取的方式写一篇有关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或应用的文章,在中进行交流。
具体要求参见的要求。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已知全集U,集合M,N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所示,则CU(M∩N)=A.{1,8,9}B.{1,2,8,9}C.{3,4,5}D.{1,2,6,7,8,9}
试题难度:困难 试题类型:单选题 试题内容: 已知全集U,集合M,N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所示,则CU(M∩N)= A.{1,8,9} B.{1,2,8,9} C.{3,4,5} D.{1,2,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