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涵盖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拥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应用化学、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为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无机化学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有机合成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化学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江苏省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为苏州市和苏州大学重点实验室,分子设计与器件实验室、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为苏州大学重点实验室。学部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材料化学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总人数已超过两千余人。
学部资料室藏书万余册,中外专业期刊250余种。学部测试中心设备齐全、仪器先进,拥有包括400兆超导核磁共振谱仪、Mercury CCD X单晶衍射仪、高分辨率质谱仪(HRMS)及F-T拉曼光谱仪、福里哀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多台大型先进仪器,基本上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至2012年,学部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38项,其中一项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一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此外,还承担省厅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数十项。在“211工程”三期项目申报中,“生物导向的功能分子的合成化学”及“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两个子项目获得国家立项并予以重点支持。2007年至2012年,学部共发表学术论文140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800余篇,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化学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8篇。07年SCI源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2.0的近80篇、影响因子>3.0的近40篇。论文总量占全校SCI源期刊论文总数的43%以上。
学部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重要举措,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2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3篇、省级优秀本科生论文2篇。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每年保送10余名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2006年开始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实施“3+2”本硕培养模式,使一批有志于从事材料与化学事业的年轻学子纷至沓来。
2003年以来,学部本科生工作共取得各类省级以上奖励20多项;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项目4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项。本科生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录取比例名列全校各院(部)前茅。2008年录取比例将达到40%左右。录取的学校和研究单位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10余所中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所。本科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和就业率也都稳步提高。2007届学生毕业率为98%、学位授予率为90%、就业率达98%以上。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首先不是某一个专业单独开学,而是整个学院。这要看通知书上具体安排,通知书在八月十号左右下来材料化学专业以后可以干什么啊??材料化学专业以后可以干什么啊?? 我是学这个的,请大虾指点生活中无处的不是材料,你想想吧,建筑,生活用品,床上用品,电脑,收音机等等等等。。。因此可以说我们走向社会无处不是我们的舞台我是建筑类大学毕业的,专业是材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