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
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
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答应项伯“善遇之”。
等到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听了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并无成见。
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熟视无睹。
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训斥了一番,他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彘肩,赐坐。
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来说而已。
而他在这些虚伪的言辞面前,却感到刘邦与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自己反而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致刘邦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
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于座上,没有什么反应。
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
他入关后即“籍吏民封府库”“遣将守关”“欲王关中”。
而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
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约为婚姻”,使项伯为他所用。
到鸿门后,他抓住项羽的心理,用甜言蜜语来哄骗项羽,说自己和项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又说自己“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项羽,以满足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着又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
他既称否认得干干净净,从而得到了项羽的好感,于是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躲过杀身之祸,趁机逃脱了。
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自大。
刘邦能够在“鸿门宴”中死里逃生,跟善于利用项羽的性格弱点是分 简点就写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