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
2、 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M、N是两种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推断出各符号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M N (2)写出⑦⑧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⑦ ⑧ 3。
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
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A是当今世界产量最大的金属,E的溶液是无色的。
请回答: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a2CO3 ;2O2+2CO2=2Na2CO3+O2 (3) Cu2++2OH-=Cu( 2.(1)A.Na aOH D.Na2CO3 E.NaHCO3 M.H2O N.CO2 (2)⑦CO32-+CO2+H2O=2HCO3- ⑧HCO3-+OH-=CO3 3。
(1)A、Fe B、Cl2 C、H2(2)(3)Fe+2H+=Fe2++H2↑ (4)2Fe2++Cl2=2Fe3++2 高一化学推断题的题型及解 推断题是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
该类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但学生普遍感觉难度感头痛。
其实推断题就好比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腾摸瓜,最终推出答案。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在平时,必须具备一些“有用”有知识,这可是解答推断题的看家本领,如(仅列一部分): 1、 特殊颜色: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CuSO4粉未为白色,蓝色絮状沉淀为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为Fe(OH)3;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两样:AgCl和BaSO4。
2、特殊性质:溶与水显的气体是 NH3 ;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是白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过量又变澄清的气体有 CO2(无色无味)和 SO2(刺激性气味);7、能使褪色,加热又复原的气体是 SO2 ;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沉淀有 BaSO4(白色)、AgCl(白色)、CuS(黑色)、PbS(黑色)等;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有Cl2、HClO、H2O2、Na2O2、SO2 等;有臭鸡蛋气味且能使湿润的变黑的是 H2S ;使淀粉变蓝的是 I2。
3、特殊反应条件:光照:HClO、HNO3、AgBr、AgI的分解等; MnO2作催化剂:H2O2、KClO3的分解;加热并用 V2O5 作催化剂:2SO2+O2==2SO3等 4、特征反应: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⑴活拨的金属:Na、Mg、Zn等;⑵不稳定的弱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等。
2、能与碱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⑴单质:Al、Si ; ⑵盐类:铵盐;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⑴单质:Al ;⑵两性氧化物:Al2O3 ;4、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⑴活拨的金属单质:Na、K等;⑵非金属单质:F2 ;⑶过氧化物:Na2O2等。
下面把高一化学中常见的题型及分述如下: 一、 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例1.(2002年全国高考题)已知:①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
元素Y、X、Z的依次递增。
②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
③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
④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⑴元素X是 ,Z是 。
⑵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写出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推断题往往有明显的特征反应,解题时就以此为突破口。
③中“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的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在高一知识范围里可锁定在卤素元素内,可推得A为“氯气”;“B和C”只可能在KCl与KClO中选择;④中“受热催化分解”中的学生对“氯酸钾在催化剂下受热分解”十分熟悉,“Y可暂定为O2”,D暂定为氯酸钾;现在用条件①加以检验,正好相符。
所以,元素X为,Z为钾元素;③方程式为2KOH+Cl2=KCl+KClO+H2O ④中方程式略 二、 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例2:有A、B、C、D、E五种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碳酸钠中的一种,把它们两两混合,反应现象如下: (1)A+B——→不反应 (2)A、B、E分别与C混合都得到白色沉淀 (3)C+D——→黄色沉淀 (4)A+E——→无色气体 (1)由此推断:(写化学式)A ;B ;C ;D 。
(2)写出以下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C: ;E+C: ; C+D: ;A+E: 。
分析:本题比较简单,给出具体的物质,题给四个化学方程式,考察的是四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推断具体物质。
突破点是特殊颜色和特征反应: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CaCO3,无色气体只可能是CO2,黄色沉淀只可能是AgI。
答案:(1)A:HCl B:CaCl2 C:AgNO3 D:NaI (E:Na2CO3) (2)A+C:Cl-+Ag+=======AgCl↓ E+C:CO32-+2Ag+======Ag2CO3↓ C+D:Ag++I-=====AgI↓ A+E:2H++CO32-=====CO2↑+H2O 三、流程线式推断题: 例3、根据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及现象填空。
(1)物质A的化学式 。
(2)反应(I)的方程式为 。
(3)反应(Ⅱ)的离子方程为 。
(4)反应(I)中,当生成的气体在下为2.24L时,消耗淡黄色粉末 g。
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物质的特殊颜色。
有两处:(1)高一知识范围内谈黄色固体不多,有Na2O2等;(2)黑色固体有C粉、MnO2粉末、CuO粉末,蓝色溶液有CuSO4溶液等;就是使用排除法也很快捷,逆推,A为,黑色固体为。
故正确答案为 (1)A:Cu(2)2NaO2+2CO2=2Na2CO3+O2 (3)CO32-+Ca2+=CaCO3 ↓(4)15.6g 四、表格型推断题: 例4、不同元素的在内吸引的能力大小可用一定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形成的分子中为带的一方。
下面是某些的x值: 元素 Li Be B C O F Na A1 Si P S C1 x值 0.98 1.57 2.04 2.25 3.44 3.98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1)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确定Mg、N的x值范围:
Mg在中的位置介于Na与Be之间,同比Be小,同周期比Na大,故0.93
(2)在丁的下游 M 处取出的河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4)小河中鱼、虾几乎绝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立意较好。
大处着眼于环保,小处着力于四种物质之间性质的考查,比较简单。
本题的突破点仍是特殊的颜色、性质、反应。
只要能写出四种物质相互之间的反应,本题可轻松解答。
答案:(1)Ca (OH) 2 ;FeCl 3 ;HCl ;Na2CO3(2)Na+ 、Ca2+ 、Fe3+ 、H+ 、Cl-(3)Fe3+ + 3OH- = Fe (OH)3↓ Fe (OH)3 + 3H3+ = Fe3+ + 3H2O CO32- + 2H+ = CO2↑+ H2O 六、计算型推断题: 例6、向两分等量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分别得到甲和乙溶液,然后向甲溶液和乙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某的盐酸,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 当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中所含的情况可能有_ 、 __、 _、 、 _ (有几种填几种,可不填满) (2)据判断溶质为_____,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据乙图判断溶质为 ,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分析:这是高一推断题中最麻烦的一种,综合性很强,也是最近两年理综命题的主要趋势。
把图看懂即把CO2过量是什么搞清白、能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是解题的突破点。
把握甲图适量,乙图CO2过量是重中之重。
答案:(1)NaOH Na2CO3 、 NaCO3 、 Na2CO3 NaHCO3 、NaHCO3、 (2),NaOH Na2CO3 , H++OH_=H2O CO32-+H+=HCO3- HCO3-+H+=CO2↑+H2O 。
Na2CO3 NaHCO3 , CO32-+H+=HCO3- HCO3-+H+=CO2↑+H2O 联系:434300 湖北省公安教研室 朱敬华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我就是从氧化还原开始,加上后面的金属非金属,感觉听课还凑合,一做题就不太会,我在化学上花的时间是少,可是现在回头看化学能追上吗?有没有好点的全解和练习册?我不知道用不用补课?化学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都说化学不难,可为什么我就不明白?各位化学高手,帮忙指点一下,我应该怎么做?